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(1~7)背景?

Anonymous 问答 14

回复

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
  • 用户5703491554512
    用户5703491554512 评论

    《江畔独步寻花》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,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或唐代宗宝应元年(762年)春。 上元元年(760年)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,寓居四川成都,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,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。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,时值春暖花开,更有赏心乐事,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。

    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。

    第二年(一说第三年)春暖花开时节,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,写下了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这一组诗。 原文:

    1、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,无处告诉只颠狂。

    走觅南邻爱酒伴,经旬出饮独空床。

    2、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,行步欹危实怕春。

    诗酒尚堪驱使在,未须料理白头人。

    3、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,多事红花映白花。

    报答春光知有处,应须美酒送生涯。

    4、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,百花高楼更可怜。

    谁能载酒开金盏,唤取佳人舞绣筵。

    5、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,春光懒困倚微风。

    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?

    6、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,千朵万朵压枝低。

    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。

    7、其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,只恐花尽老相催。

    繁枝容易纷纷落,嫩蕊商量细细开。 译文: 1、其一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,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。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,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。

    2、其二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,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。

   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,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。

    3、其三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,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。

   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,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。

    4、其四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,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。

   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,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?

    5、其五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,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。

   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,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?

    6、其六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,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。

   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,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。

    7、其七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,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。

   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,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。 扩展资料: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,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或唐代宗宝应元年(762年)春。 上元元年(760年)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,杜甫几经辗转,最后到了成都,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,在城西浣花溪畔,建成了一座草堂,世称“杜甫草堂”,也称“浣花草堂”。

    后被严武荐为节都,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。 广德二年(764年)春,严武再镇蜀,杜甫才又回到草堂,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。 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,是“浣花溪水水西头,主人为卜林塘幽”(《卜居》),意思是:在浣花溪水流的上游溪畔,主人选择有树林池塘并且景色幽雅之地为我筹建草堂。 诗人感到很满足,“但有故人供禄米,微躯此外更何求”(《江村》)。意思是: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,我还有什么奢求呢? 所以,时值春暖花开,更有赏心乐事,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。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。 第二年(一说第三年)春暖花开时节,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,写下了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这一组诗。 这组诗,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,每首都有花。第一首起句的“江上被花恼不彻”和末首的“不是看花即欲死”遥相呼应,真如常山蛇,扣首则尾应,扣尾则首应,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、看花,贯串到底。 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;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;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,红白耀眼,应接不暇;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,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; 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;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;第七首总结赏花、爱花、惜花。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、怕春、报春、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; 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,蕴含春光难留之意。全诗脉络清楚,层次井然,是一幅独步寻花图,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、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。

    5个月前 0条评论